在新疆166.49万平方公里的壮阔版图上,昆仑山脉横亘如屏,塔克拉玛干沙漠浩瀚似海。这片孕育了甘甜与醇厚的土地,却长久被物流之困缠绕——村民们取一件网购包裹,往往需要在烈日或寒风中跋涉十几公里到乡镇网点,露天堆场上的包裹也在风沙中“苦苦等待”,取件成了一场与距离的艰苦博弈。
“以前网购的衣服,得等‘赶巴扎’时顺路去乡里取,来回车费够买一公斤巴旦木了。”莎车县阿热勒乡的图尔贡・麦麦提明曾这样感叹。当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漫过沙漠,村民们划过商品链接的指尖却总在“最后一公里”戛然而止——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快递进村”早已不只是便民琐事,更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。在这场与沙海的较量中,一位名叫张海涛的年轻人,成了最执着的摆渡人。
极兔喀什莎车县网点负责人张海涛
为让老乡少跑路 做了三年“赔本买卖”
2018年,从上海求学归来的张海涛,在家乡的乡镇快递点目睹了心酸一幕:老人们在烈日下翻找散落的包裹,年轻人为取件耽误农活。“快递本是给生活添彩的,怎能成了添堵的?”这个朴素的想法,成了他扎根乡村快递业的初心。
然而,创业之路荆棘遍布。
张海涛初入行与人合伙,因理念不合很快分道扬镳。2020年,他攥着仅够维持数月的积蓄,独立接手了极兔速递在莎车县的快递网点业务。那时,每日几十件的货量,让网点像个孤独的驿站。
“最难时每月亏一两万,看着账本整夜难眠。”张海涛坦言。但村民们期盼的眼神,“别人能成,我为何不能”的信念,成了支撑他的强心剂。
父亲一边念叨着“家底经不起折腾”,一边却默默为他添置了崭新的快递车;怀孕的妻子在寒夜里陪他分拣包裹,纸箱上的褶皱里,藏着夫妻俩未说出口的默契。2023年,面对业务量增长和规范化运营的压力,张海涛化身“万能砖”,在客服、装卸、分拣、运输间连轴转,“累了就蜷在快递堆上歇会儿,梦里都是扫码的‘嘀嘀’声”。
扛着包裹翻沙丘 “啃下”490个行政村
2023年,“快递进村”的春风吹拂喀什大地,带来了新机遇,莎车县快递量也如融雪后的溪流般猛涨。张海涛敏锐地抓住契机,贷款引进自动化分拣设备,大幅提升了物流时效。他扩招团队、新增车辆,将分拣台搬到了村民“家门口”。
真正的硬仗,是攻克莎车县490个散布在戈壁、山坳中的行政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张海涛带着团队,用双脚丈量每寸土地:语言不通,就请村干部当翻译;村民疑虑,就拍着胸脯保证“派送分文不取”;车开不进的山路,就肩扛手提徒步前行。就这样,仅2023年初夏一个月,27个乡镇、460余个行政村便陆续竖起了村级快递驿站的招牌。这些站点严格遵循规范运营标准:标识牌闪亮、货架整齐、专人负责,承诺“末端派送,分文不取”的标语,更是醒目地刻在墙上。
“现在取快递比串门还方便!”村民图尔贡・麦麦提明从村头驿站取件时,总会扬着包裹笑。如今,莎车99%的村庄都能听见快递车的喇叭声。一键下单、家门口取货成为现实,村民生活的便利程度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当地优质的巴旦木、红枣等特产,也借着畅通的物流和电商的东风,销量从月均几百件跃升至数万件,2024年外发量更是达到数十万件。畅通的“快递进村”路,同步成了“农产品出村”的致富路,直接带动了2000多户农户增收,“疆品”出疆的步伐大大加快。
小包裹变“钱袋子” 老乡生活真变了样
团队从5人壮大到千人,每日处理的快递从56件增至3万件……六载寒暑,张海涛带领团队实现三大转变:从“送不到”到“送得好”,服务时效提升70%,投诉率下降90%,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;从“单向配送”到“双向流通”,推动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;从“基础服务”到“生态构建”,带动电商、物流、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,年促进县域经济增收超2000万元。
张海涛满怀热情地说:“快递进村真的太有意义了,不在于赚了多少钱,重要的是帮助了更多人,让我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。让每个村庄都听见快递车的喇叭声,这是最美的民生交响。”如今,父亲张敖也十分欣慰:“儿子教会我用新眼光看生意,我们是父子,更是商路上的伙伴。”
2025年4月30日,共青团中央、全国青联公布了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奖人员名单,张海涛的名字正在其中。从上海归来的学子到乡村振兴路上的“织网人”,张海涛用六年的执着坚守证明: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,只要有信念与行动,沙海也能开出幸福之花。小小的包裹,终能成为打开乡村致富之门的金钥匙。
(极兔速递 文/图)
嗨牛配资-嗨牛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平台-河南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